为深入了解绒花底蕴,解构并促进文旅融合推广,带动非遗绒花进一步走向大众视野,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绒韵文旅匠心坊”小分队于7月12日至18日在江苏南京开展“深耕文旅融合,解构非遗绒花”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观看绒花纪录片,走进绒花工作室,采访非遗传承人,进行线下宣讲,小队成员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研学态度深入学习了绒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能用青春抒写文脉赓续故事,厚植人情怀,为非遗绒花传承贡献力量。
团队成员合照
早在绒花学习之旅开始之前,小队成员一起观看了绒花纪录片《极致匠心-绒花记》。文化铸魂,润物无声。该纪录片以细腻的镜头语言和丰富的叙事手法,展现了绒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我们深切意识到绒花不仅是时代对美极致追求的实物体现,更是传承人对非遗技艺的匠心坚守。
团队成员观看绒花纪录片
随后,小队成员前往莳馨绒花工作室,跟随非遗传承人学习并制作绒花。我们的主要活动内容为学习绒花知识,体验绒花制作流程。讲解老师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绒花的历史起源与制作流程,同时向团队成员展示了精美的绒花工艺品引得团队成员的赞叹。讲解结束之后,小队成员体验了绒花制作的打尖,传花两个关键步骤,看似简单的步骤实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体验时间虽短,团队成员依然体会到了绒花手艺人所特有的那一份匠心与静气。
团队成员参与绒花制作
文化因赓续而繁荣兴盛,传统因创新而历久弥新,绒花面临着大众熟知度不够,不能大规模量产等问题,带着这份感悟,小队成员与非遗传承人就问题从数字赋能与文旅融合的方向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可行性建议,气氛热烈。
活动结束后,我们采访了非遗传承人叶春建老师,以一腔执意,守百年匠艺。叶老师向我们讲述了绒花技艺的发展历程,以及他在传承过程中的心路历程。“绒花已经融进了我的生活,对于我来说,它不仅仅只是谋生的工作,它是传承百年的瑰宝,希望他可以走进大众视野,再现往日的生活”,叶老师说道。
团队成员采访叶春建老师
接着,团队成员前往南京民俗博物馆,聚焦于绒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进行深入的学习与交流。活动过程中,团队成员参观了绒花展览馆,欣赏了精致的绒花工艺品,亲眼观赏了绒花制作的工具与制作步骤。置身于绒花工作室内,每一眼都是令人赞叹不已的绒花作品,每一步都踏着历史文明的足迹。
团队成员合照
团队成员面向绒花手艺人不喝啤酒(痴迷绒花版)进行线上采访。受访者表示,由于公众对于绒花的了解不多,自己在网络中以科普绒花为主而并非以盈利为目的,希望在未来绒花能够走进大众的视野,走近民众的生活。她说到“我不会画画,但是绒花可以代替画笔帮我记录生活,我享受做绒花的过程,我是快乐的。”
通过组织以“深耕文旅融合,解构非遗绒花”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走进绒花,参与绒花制作,深入了解绒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起源,制作工艺,文化价值和当下面临的困境;结合所学知识,从其它非遗焕发生机的成功案例中找寻共通之处,提出可行性建议,绒花如同岁月精酿,凝聚文化底蕴,在这个数字化与传统文化交融的时代,团队成员望非遗绒花能以其独特的魅力,将传统文化与数字化信息深度融合在一起,点亮更多人心中的文化之光,让绒花这一抹厚重的文化底色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图:王子豪,占嘉熙,蒋靖雯
文字:陈奕霖,李雪萤,谢静,甘宏见,刘宇彤